找到相关内容114篇,用时56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法与科学之印证及启示

    传统牛顿的古典物理中,认为“时间”与“空间”是绝对的,独立存在的客观事实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改变了世人对时空的了解。时间与空间是相对,而非绝对,是相依相恃,而非独存在,故爱因斯坦称之为“Space-...。  四、心理与唯识  现代心理弗洛依德开始,试图以科学方法研究心理病状,之后虽有容格等一二著名学者,数十年来并无真正决定性、突破性之发展。若以佛法观之,以凡夫心来观心,谈何容易,心之研究乃是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21740193.html
  • 摄大乘论发微

    论释论分歧最为突出的几点。在玄奘与真谛翻译的其他经论中,对于法相唯识的一些根本问题,都有着不同的说法。为什么会产生这样大的差别呢?考唯识世亲大成后,就出现了分流时期,十大论师异说纷起,各尽其美,像...《摄大乘论》、三卷、无著菩萨造,是唯识宗的依据论典之一。                一、作者和本论的撰作目的  无著,是大乘唯识的创始人,于公元四世纪出生在北印度富娄沙富罗(译云丈夫)国的一个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60841945.html
  • 《新唯识论》研究

    静止的岸上,不再随波逐流。[33]舍尔巴茨基以来的佛教学者每将婆沙师视为实在论者,其实不然。严格地说,有部的法相观待学说属于一种杂糅实在论见地的现象方法,要到了一意识师[34]的时候,印度才出现与...的《物不迁论》:“旋岚偃岳而常静,江河竞注而不流,野马飘鼓而不动,日月经天而不周。”一旦内自我以证分证知自身,由五识身带入藏识的实在论见地顿时在内心的视屏上还原为“法无去来动转”的现象观照。在《...

    陈强(博士)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75242048.html
  • 阿陀那识之研究

    此前后期中确实有一此变异的痕迹。这点从近来唯识学者所发表的研究成果 2可获得证实。又,大乘唯识印度传至中国后,各家对阿陀那识的解说纷纭,不尽相同。基于对唯识的兴趣,笔者拟就阿陀那识此一问题,试...具有“七、八”二识未分的义涵。其《深密》所谓“执为体”即是“第七识”之功能。其次,笔者拟于下一章节中探索后期论典中如何来诠述阿陀那识?  第四章 阿陀那识在后期论书中的解说  唯识由印度传到中国,...

    太虚大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53443073.html
  • 《摄大乘论》发微

    所译本论释论分歧最为突出的几点。在玄奘与真谛翻译的其他经论中,对于法相唯识的一些根本问题,都有着不同的说法。为什么会产生这样大的差别呢?考唯识世亲大成后,就出现了分流时期,十大论师异说纷起,各尽...《摄大乘论》、三卷、无著菩萨造,是唯识宗的依据论典之一。             一、作者和本论的撰作目的   无著,是大乘唯识的创始人,于公元四世纪出生在北印度富娄沙富罗(译云丈夫)国的一个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293543922.html
  • 禅与诗画--中国美学之一章(2)

    参禅,悟了方知岁是年,点铁成金犹是妄,高山流水依然。”“诗浑似参禅,语可安排意莫传,会意即超声律界,不须炼石补青天”。“诗浑似参禅,几许搜肠觅句联,欲识少陵奇绝处,初无言句与人传。”见“...一言以蔽之,曰个人自我之觉醒是已。”   [102] “陶渊明诗话”引郎仁宝“七修类稿”云:“真西山论陶诗,荣木之忧,逝川之叹也;贫土之咏,箪瓢之乐也;以公之经术中来,予又以公经术自性理中来”云云(...

    刑光祖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22044301.html
  • 能海上师传(2)

    开珠仁波卿指各宗之失,亦皆能洞中其症结,使其心悦诚服。故好歹非不应分,但不应加我执耳。至初学者,先惟应专宗,至精熟已,方广他宗,抉择分别。但虽知其短,非时亦不轻说,于他宗不勉强附和,亦不应轻事...心,次从佛源老和尚出家法,对此二位,亲近恭敬,超越常度,二位之像,恒悬座右。进藏法,因事先未及禀白和尚,常内疚,直至和尚来信嘉许,方觉稍慰。及闻圆寂,悲痛无似,急欲返川,因人劝止未果。于跑马山从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61344856.html
  • 龙树的诠释理念之哲学省察(2)

    摩诃萨善相空故,不有余,不有分,证法、证者,皆不可见。[72]   经中首先说明,“相空”是贯彻“空不证”最主要的理念。因为“相空”,所以菩萨次第观入一切法的空性时,不见一法可得,所以证法、证者两不可得。因此,菩萨可以虽而不证。但从技术上讲,菩萨在成就“相空”之前,又如何能够&ldquo...

    游祥州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40745983.html
  • 准提佛母与密教兴起之渊源

    于是遂由波罗王朝而转为斯那王朝。此王朝共传四代,约八十年。其间虽有大德继起,然已值佛教晚期,要不过鼓其余勇而已。兹择有关西藏者录之。  西藏《时轮法》,由迦释师(rgwa)所译者,系咱米佛称大师(...六四三年间,印度延聘大法师若干人,翻译大悲、准提等各种密轨,以及显教经典甚多,并协助始创文字,是为西藏佛教与文化奠基之时期。’(资料来源:贡噶老人之密宗辑要)  最近根据清明寺持教法师的转述,觉囊派...

    普光 整理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60947439.html
  • 王龙溪对于三教的分别与融通

    道释之儒也,为吾儒者,私用智,不能普物而明宗,则亦儒之异端而已,毫厘之辨,其机甚微,吾儒之明,二氏始有所证,须得其髓,非言思可得而测也。[2]   首先龙溪认为汉儒才是儒学的异端,以仪文度数为,沦...曾先生在其论文中先问到,何以正视吾儒之学问,则佛老之正呢?因为曾先生认为,儒佛的根源是不同的。龙溪认为儒佛的“无”是相同的,但这都只是作用上的相同──作用上能无执著,而这是因本体的虚无本色,但二氏却...

    蔡家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84647712.html